最新内容
古色古香意思
古色古香,拼音gǔsègǔxiāng注音ㄍㄨˇㄙㄜˋㄍㄨˇㄒ一ㄤ解释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出处宋陆游《小室》:“窗几穷幽致,图书发古香。”例子你可以从明亮的窗玻璃后面看到古色古香的字画、瓷器、铜鼎和小铜佛等等。(徐迟《真迹》)正音“色”,
日期 2024-02-11 阅 284孟子天时地利人和
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,孟子曰: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①。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②,环而攻之而不胜③。夫环而攻之,必有得天时者矣,然而不胜者,是天时不如地利也。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坚利也,米粟非不多也,委而去之④,
日期 2024-02-11 阅 561风筝 鲁迅
鲁迅《风筝》全文、注释和赏析,北京的冬季,地上还有积雪,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,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,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。故乡的风筝时节,是春二月,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、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。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,没有风轮,又放得很低,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。但
日期 2024-02-11 阅 297之乎者也
之乎者也,拼音zhīhūzhěyě注音ㄓㄏㄨㄓㄜˇ一ㄝˇ解释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出处宋文莹《湘山野录》中卷:“之乎者也,助得甚事?”例子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谜
日期 2024-02-11 阅 290一时三刻
一时三刻,拼音yīshísānkè注音一ㄕˊㄙㄢㄎㄜˋ解释同“一时半刻”。出处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夥媒》:“机缘凑,把愁肠暂丢,便难成,也一时三刻展眉头。”例子你出来不出来?一时三刻就把你烧成黑炭了!孔厥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用法作状语;指很短的时间。谜语两点尚差十五分感情一时三刻是中性词
日期 2024-02-11 阅 503白云观庙会
白云观庙会,北京旧时庙会之一,在北京著名道观白云观举行。是以宗教活动为主的庙市活动。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九日开庙。主要活动有:①“顺星”。白云观西路有一个元辰殿,俗称“顺星殿”或“星宿殿”,殿中根据天干地支计年法,塑有60位星宿像。正月初七是“人日”,香客这一天到元辰殿找到自己的“
日期 2024-02-11 阅 566析骸以爨
xīháiyǐcuàn指被围日久,粮尽柴绝的困境。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载曰敝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。巡握节而死,非亏教也,~,非本情也。★《新唐书·李翰传》
日期 2024-02-10 阅 301伺瑕抵蠙
sìxiádǐpín指寻衅生事。同伺瑕导蠙”。无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285瞬息万变
shùnxīwànbiàn瞬一眨眼;息呼吸。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。形容变化很多很快。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十六回军情瞬息万变,莫说我们到南边还要好几天,就是此时,文丞相也不知在那里不在了?”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,~,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。★方纪《挥手之间》
日期 2024-02-10 阅 543五心六意
wǔxīnliùyì形容心思不定。汉朝焦彦寿《易林》卷十五心六意,岐道多怪。”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275无名之璞
wúmíngzhīpú指未出名的璞玉。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。同无名之朴”。无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301诬良为盗
wūliángwéidào诬诬陷。良好人。指捏造事实,陷害好人。无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296唐虞之治
tángyúzhīzhì唐虞唐尧、虞舜,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。旧指上古政治清明,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。《古文观止·王鏊〈亲政篇〉》吴楚材等尾批‘谁谓唐虞之治,不可见于今哉。’”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292堂皇冠冕
tánghuángguànmiǎn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。清·薛雪《一瓢诗话》四八人言应制、早朝等诗,从无佳作,非也。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。累成善诵善祷之辞,献谀呈媚,岂有佳作?”将这手段使一个公爵使用,可见也是贵族的东西,~。★鲁迅《三闲集·通信》
日期 2024-02-10 阅 491危若朝露
wēiruòzhāolù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。比喻面临死亡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君之危若朝露,尚将欲延年益寿乎!”今李氏~,汝诸王不舍生取义。★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则天后垂拱四年》
日期 2024-02-10 阅 299鼷鼠饮河
xīshǔyǐnhé比喻欲望有限。无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288哓音瘏口
xiāoyīntúkǒu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无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479无可争辩
wúkězhēngbiàn没有什么可争辨的。表示确实无疑。清·陈澧《东塾读书记》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,当安所立。尤无可置辩矣。”我们应该用~的道理说服人,而不是装腔作势,借以吓人。
日期 2024-02-10 阅 284时移势易
shíyíshìyì指时代、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。清·杭世骏《质疑·诸史》时移势易,踵事增华,亦不得独罪商君矣。”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295下笔有神
xiàbǐyǒushén指写起文章来,文思奔涌,如有神力。形容文思敏捷,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。唐·王勃《绵州北亭公宴序》五际飞文,想群众之不让;一言留赠,知下笔之有神。”无
日期 2024-02-10 阅 305